釋《詩經‧小雅‧伐木》──成王罪己以祭周公

 

釋詩經《小雅‧伐木》


 


薛元澤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詩文】

 

伐木丁丁,鳥鳴嚶嚶。出自幽谷,遷于喬木。嚶其鳴矣,求其友聲。

 

相彼鳥矣,猶求友聲;矧伊人矣,不求友生!神之聽之,終和且平。

 

伐木許許,釃酒有藇。既有肥羜,以速諸父;寧適不來,微我弗顧。

 

於粲洒埽,陳饋八簋。既有肥牡,以速諸舅;寧適不來,微我有咎。

 

伐木于阪,醴酒有衍。籩豆有踐,兄弟無遠。民之失德,乾餱以愆。

 

有酒湑我,無酒酤我。坎坎鼓我,蹲蹲舞我。迨我暇矣,飲此湑矣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詩義】

 

周公死後發生天災,秋天沒有稻禾可採收,百姓以乾糧度日。成王因此開啟金縢之書,終於了解周公的用心,於是以懺悔的心,隆重的祭祀周公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注釋】

 

伐木:設置木製的佣人。

 

丁丁:丁貌,壯實的樣子。

 

嚶嚶:孱弱單薄的樣子。

 

幽谷:深谷。

 

喬木:高大的樹。

 

相:省視。

 

矧:況且。

 

伊人:偉大的人。

 

友生:異姓之友。

 

神之聽之:審慎地評斷他。

 

終:總結。

 

和:《謚法》:「不岡不柔曰和;推賢讓能曰和;柔遠能邇曰和;號令悅民曰和;敦睦九族曰和;懷柔胥洽曰和;溫厚無苛曰和。」

 

平:《謚法》:「治而輕省曰平;治而無眚曰平;布綱治紀曰平。」

 

許許:許貌,聽從的樣子。

 

釃酒:濾過的酒。

 

:甘美。

 

肥羜、肥牡:同義並舉,肥牡羜也,肥美的小公羊。

 

速:邀請。

 

諸父:諸位伯父、叔父。成王無伯父,此詩指諸位叔父。

 

寧適不來:寧願流亡也不受邀。

 

微我弗顧:顧,再看一眼。弗顧,不再多看他一眼,即不在相信他。微我弗顧,怪我不再相信他。

 

於粲洒埽:於,嘆詞。粲,鮮明。於粲洒埽,清洗打掃得煥然一新。

 

陳饋八簋:饋,上好的食物。《廣韻》:「簠簋,祭器,受斗二升,內圓外方曰簋。」陳饋八簋,擺設八個簋器裝的上好食物。

 

諸舅:諸位舅父。

 

微我有咎:怪我犯了嚴重過錯。

 

衍:溢,水滿。

 

籩豆有踐:籩器、豆器成形成列。

 

兄弟無遠:兄弟都在附近。

 

民之失德:百姓失去上天的德澤。

 

乾餱以愆:乾餱,乾糧。愆,度過難關。乾餱以愆,以乾糧度過難關。

 

有酒湑我:湑,過濾。有酒湑我,我過濾了很多酒。

 

無酒酤我:酤,不過濾直接酌取。沒有酒是我直接酌取的。

 

坎坎鼓我:坎坎,坎貌,向下陷的樣子。坎坎鼓我,我一下一下的擊者鼓。

 

蹲蹲舞我:我一蹲一蹲的跳著舞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翻譯】

 

設置的木佣人壯勇結實的樣子,鳥的叫聲卻孱弱單薄的樣子。從深谷裡飛出來,遷徙於高高的樹木上。牠的叫聲孱弱單薄啊,尋求友鳥的回應聲。


省視著墓地的鳥啊!還尋求友鳥的回應聲。何況偉大的人物啊,卻不求外人的幫助。審慎地評斷他,總結為「和」與「平」。


設置的木佣人服順聽從的樣子,濾過的酒非常甘醇。曾經以肥美的小公羊,邀請招待諸位叔父。你寧願流亡也不接受邀請,都怪我懷疑你。


清洗打掃得煥然一新,擺上八個簋器裝的上好食物。曾經以肥美的小公羊,邀請招待諸位舅父。你寧願流亡也不接受邀請,都怪我嚴重誤判。


設置的木佣人在墳墓的斜坡上,濾過的酒非常盛多。籩器豆器成排成列,兄弟也都在附近。百姓失去上天的德澤,以乾糧度過難關。


我濾了非常多的酒,沒有酒是我直接酌取的。我一下一下地擊著鼓,我一蹲一蹲地跳著舞。等我空閒時,再來喝這些濾過的酒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詩義回顧】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毛序》:「〈伐木〉,燕朋友故舊也。自天子至於庶人,未有不須友以成者。親親以睦,友賢不棄,不遺故舊,則民德歸厚矣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劉敞《七經小傳》:「伐木者,小事爾,猶求同志共事。其聲丁丁然,以言自天子至庶人,亦當須友以相成也。彼伐木能求助於人,使有聲丁丁然,况任天下之事,事多重於伐木者乎?此乃詩意已。毛、鄭說俱非是也。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朱熹《集傳》:「此燕朋友故舊之樂歌。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何楷《詩經世本古義》:「〈伐木〉,文王季冬大飲三族也。」

 

(5)       方玉潤《詩經原始》:「〈伐木〉,此朋友通用之樂歌也。」

 

(6)       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「《韓序》曰:『〈伐木〉廢,朋友之道缺。勞者歌其事,詩人伐木,自苦其事,故以為文。』魯說曰:『周德始衰,〈伐木〉有「鳥鳴」之刺。』」

 

(7)       余培林《詩經正詁》:「〈詩序〉:『〈伐木〉,燕朋友故舊也。自天子至于庶人,未有不須友以成者。親親以睦,友賢不棄,不遺故舊,則民德歸厚矣。』其說是也,後之說《詩》者多從之。惟篇中曰『八簋』,曰『諸父』、『諸舅』,曰『民之失德』,自是天子之詩。」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詞意回顧】

 

●伐木丁丁,鳥鳴嚶嚶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毛傳》:「丁丁,伐木聲也。嚶嚶,驚懼也。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鄭箋》:「丁丁、嚶嚶,相切直也。言昔日未居位,在農之時,與友生於山巖,伐木為勤苦之事,猶以道德相切正也。嚶嚶,兩鳥聲也。其鳴之志,似于有友道然,故連言之。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《集傳》:「丁丁,伐木聲。嚶嚶,鳥聲之和也。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何楷《詩經世本古義》:「伐,斫也。丁之言當,蓋音近也,謂施斧與木相當也。重言丁丁者,見其非一伐也。嚶,《說文》云:『鳥鳴也。』重言嚶嚶者,鄭玄云:『兩鳥聲也。』」

 

●相彼鳥矣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鄭箋》:「相,視也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集傳》:「相,視。」

 

●矧伊人矣,不求友生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毛傳》:「矧,況也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鄭箋》:「鳥尚知居高木呼其友,況是人乎,可不求之?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何楷《詩經世本古義》:「矧,《說文》云:『況也。』字从矢从引,取詞之所之如矢也。求友生者,求友以生迫切之辭也。羽族微類,猶必呼其群以擇所安,况人有知而可不取資于朋友,以期生全乎?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高亨《詩經今注》:「矧,何況。伊,是。友生,朋友。」

 

(5)       余培林《詩經正詁》:「伊,彼也。友生,友人。」

 

●神之聽之,終和且平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鄭箋》:「以可否相增減,曰和平齊等也。此言心誠求之,神若聽之,使得如志,則友終相與和而齊功也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程頤《伊川經說》:「朋友之信,常久不渝,可質於神明。『和』謂相好,『平』謂不變。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嚴粲《詩緝》:「神聽聞之,言吾儕相與為友,當終久相與和平也。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何楷《詩經世本古義》:「神,謂鬼神。聽,猶鑑也。終者,久要之意。程子云:『和謂相好,平為不變。』『神之聽之,終和且平』乃誓神明心之語,承上文言。人不可不求友,故盟之于神,願終久相與和好而不變也。」

 

(5)       馬瑞辰《傳箋通釋》:「以經文求之,並無求通神明之意,且『神之』與『聽之』相對成文,不得言『神若聽之』也。《爾雅‧釋詁》:『神,慎也。』慎,誡也。」神之即慎之也。《廣雅》:『聽,從也。』聽之謂能聽從是言也。」

 

(6)       高亨《詩經今注》:「終,既也。此二句指神聽到人之相互友愛,也會賜以和平之福。」

 

●伐木許許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毛傳》:「許許,貌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鄭箋》:「伐木許許之人。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《程頤》:「許許,衆人共力之狀。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《集傳》:「許許,衆人共力之聲。《淮南子》曰:『舉大木者呼邪許。』蓋舉重勸力之歌也。」

 

(5)       馬瑞辰《傳間通釋》:「許、所古同聲通用。凡言『何許』由何所也,『幾所­』由幾許也,《穀梁傳》『所俠』即許俠也。《說文》引《詩》『伐木所所』,云:『所所,伐木聲也。』《玉篇》亦云:『所,伐木聲也。』蓋本《三家詩》。前章丁丁為伐木聲,則此章許許亦伐木聲。段玉裁謂丁丁刀斧聲,所所為鋸聲,其說近之。至《毛傳》云『許許,柹貌』,柹當作
。《說文》:「 ,削木札樸也。」札樸乃木皮。《晉書》王濬造船,「木 蔽江而下」,是其證也。以許許為
貌,不若《說文》以為伐木聲為允。」

 

(6)       高亨《詩經今注》:「許許,鋸木聲。」

 

●釃酒有藇、釃酒有衍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毛傳》:「以筐曰釃,以藪曰湑。藇,美貌。衍,美貌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釋文》:「釃,謂以篚酒。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《集傳》:「釃酒者,或以筐或以草,泲之而去其糟也。禮所謂『縮酌用茅』是也。藇,美貌。衍,多也。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嚴粲《詩緝》:「衍,水溢也。言酒之滿。」

 

(5)       何楷《詩經世本古義》:「《說文》無藇字,當通作與,黨與也。此句屬伐木之衆人言,蓋伐木必須力,故人皆釃酒以助力,各有黨與也。亦借以興燕飲之意。衍,嚴粲云:『水溢也。』言釃酒之多也。」

 

(6)       馬瑞辰《傳箋通釋》:「《說文》:『,釃酒也。一曰,浚也。』『釃,下酒也。一曰,醇也。­­­­­­­­』此詩『有藇』、『有衍』,《傳》皆訓為美貌,釃酒正當從《說文》醇酒之訓。醇與䣩通。《廣雅》:『䣩,美也。』《說文》無藇字,當讀如〈楚茨〉『我黍與與』之與。《廣韻》:『穥穥,黍稷美也。』《玉篇》:『藇,酒之美也。』字亦作。」

 

(7)       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「《玉篇‧草部》云:『藇,酒之美也。《詩》云:「釃酒有藇。」亦作。』《酉部》云:『,美貌。亦作藇。』『衍』之言『盈溢』也。酒旨且多,故云『美貌』。」

 

(8)       高亨《詩經今注》:「釃,濾酒。藇,猶溢也。」

 

(9)       余培林《詩經正詁》:「釃酒,醇酒也。衍,《傳》:『美貌。』蘇轍《詩集傳》曰:『多也。』按美與盛多之意相近。」

 

●既有肥羜、既有肥牡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毛傳》:「羜,未成羊也。」《正義》:「《釋畜》云:『未成羊曰羜。』郭璞曰:『今俗呼五月羔為羜』,是也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何楷《詩經世本古義》:「《爾雅》云:『未成羊曰羜。』《說文》云:『五月成羔也。』羅願云:『《說文》稱五月生,似謂仲夏所生。』按:《齊民要術》:『五月、六月、七月生者,兩熱相,仍惡中之甚。』以速諸父,不應用此,當是生及五月者爾。陸佃云:『字从宁,佇也。佇其美成而後足用。』」又:「牡,《說文》云:『畜父也。』孔穎達以為肥羜之牡者。羅願則云:『諸父用羜,羜則小羊。諸舅用牡,牡乃大牛。禮殺不同者。羜乃食禮,義親而禮數。牡乃享禮,意重而禮厚。所以待諸父與諸舅各有所宜也。《禮記》曰「羔豚而祭,百官皆足。太牢而祭,不必有餘禮」之稱者,皆如此。』陸佃云:『既有肥羜,而後言既有肥牡,則其禮有加而無已。』」

 

●以速諸父、以速諸舅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毛傳》:「天子謂同姓諸侯,諸侯謂同姓大夫,皆曰父。異姓則稱舅。國君友其賢臣,大夫士友其宗族之仁者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鄭箋》:「速,召也。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《正義》:「《禮》:『天子謂同姓諸侯,諸侯謂同姓大夫,皆曰父。異姓則稱舅。』故曰『諸父』、『諸舅』也。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《集傳》:「速,召也。諸父,朋友之同姓而尊者也。諸舅,朋友之異姓而尊者。」

 

(5)       高亨《詩經今注》:「速,延請。諸父,同宗中的長一輩都稱父。諸舅,親戚中的長一輩都稱舅,如母之兄弟、妻之父輩等。」

 

(6)       余培林《詩經正詁》:「速,《箋》:『召也。』即《易‧需》『不速之客』之速,今謂之邀請。」

 

●寧適不來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鄭箋》:「寧召之,適自不來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集傳》:「寧使彼適有故而不來。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季本《詩說解頤》:「寧彼有故,而適然不來。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何楷《詩經式本古義》:「寧猶豈也。寧適不來,慮其適然有故而不來也。」

 

(5)       陳奐《詩毛氏傳疏》:「寧,猶『胡』也。胡,何也。適,之也。何之不來,言必來也。」

 

(6)       高亨《詩經今注》:「寧,願也。適,往請也。此句言:寧願我去請他,而他不來。」

 

●微我弗顧、微我有咎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毛傳》:「微,無也。咎,過也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鄭箋》:「無使言我不顧念也。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程頤《伊川經說》:「無使我恩意不至也。」「不可使我有不厚之罪。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《集傳》:「微,無;顧,念也。咎,過也。」

 

(5)       嚴粲《詩緝》:「無使言我不顧念也。無使我有過咎也。」

 

(6)       何楷《詩經世本古義》:「微之言無,亦音近也。顧,念也。微我弗顧,慮其無乃不我肯顧也。咎,《毛傳》云:『過也。』鄧元錫云:『以速諸父舅而不來也,寧其適然他有故而不來乎?將無我弗顧,我有咎而不來也。自反深而望切矣。』」陳奐《詩毛氏傳疏》:「『微我』之微訓『無』,『無』與『勿』同義。『無我弗顧』者,勿弗顧我也。『無我有咎』者,勿有咎我也。」

 

(7)       高亨《詩經今注》:「微,非也。弗顧,不去看他,意謂不去請他。」

 

(8)       余培林《詩經正詁》:「凡《詩》言『微君』、『微我』,微皆訓非。句謂非我不顧念彼也。」

 

●於粲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毛傳》:「粲,鮮明貌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集傳》:「於,歎辭。粲,鮮明貌。」

 

●陳饋八簋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毛傳》:「圓曰簋。天子八簋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鄭箋》:「陳其黍稷矣,謂為食禮。」《正義》:「《儀禮特牲》、《少牢》、《聘禮》、《公食》之等,皆以簋盛黍稷,則八簋是黍稷之器也,故云『陳其黍稷,謂為食禮』。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《集傳》:「八簋,器之盛也。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何楷《詩經世本古義》:「八簋,朱子云:『器之盛也。』《明堂位》云:『有虞氏之兩敦,夏后氏之四璉,殷之六瑚,周之八簋。』又按:《祭統》云:『三牲之俎,八簋之實,美物備矣。』是則八簋乃國家祭禮而今用以陳饋,蓋尊敬之至也。」

 

●籩豆有踐,兄弟無遠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鄭箋》:「踐,陳列貌。兄弟,父之黨,母之黨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集傳》:「踐,陳列貌。兄弟,朋友之同儕者。無遠,皆在也。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嚴粲《詩緝》:「籩豆有踐而成行列。朋友同儕曰兄弟者,無有疏遠,皆使召之而與之燕也。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何楷《詩經世本古義》:「無遠,欲其無相遠也,即『不我遐棄』之謂。」

 

(5)       高亨《詩經今注》:「踐,陳列整齊。無,讀為毋。無遠,即不要疏遠。」

 

●民之失德,乾餱以愆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毛傳》:「餱,食也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鄭箋》:「失德,謂見謗訕也。民尚以幹餱之食獲愆過於人,況天子之饌,反可以恨兄弟乎?故不當遠之。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《集傳》:「乾餱,食之薄者也。愆,過也。言人之所以至於失朋友之義者,非必有大故,或但以乾餱之薄不以分人,而至於有愆耳。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嚴粲《詩緝》:「民之失德者不能厚朋友故舊之禮,或因乾餱之食不分於人,以獲愆過。」

 

(5)       季本《詩說解頤》:「乾餱,籩實也。不與人燕會則生怨,故有愆。」

 

(6)       何楷《詩經世本古義》:「失德二句,是比方之詞,蓋即常情之小失,以喚起上當篤友也。失德只就自處言。愆,《說文》云:『過也。』即失德之愆,故不能修親睦之道,厚朋友故舊之禮。至乾餱不相及。」

 

(7)       王先謙《詩三家義集疏》:「《釋言》:『餱,食也。』《說文》:『餱,乾食也。』依『乾餱』言,故云乾食為餱也。詩意極言人當謹於細微,隨事可見人情,防失德。」

 

(8)       于鬯《香草校書》:「『德』有『和』義。《莊子‧繕性》篇云:『德,和也。』又《德充符》篇云:『德者,成和之修也。』然則失德者蓋謂失和也。以當讀為已。已者,止也。言民于其儔類中有失和之事,則從乾餱已止其愆,此猶今人失歡於親戚朋友,或為之排解,設宴席把盞,使仍和睦以銷其怨者也,即乾餱已愆之道也。《鄭箋》謂『民尚以乾餱之食獲愆過於人』,所解不明。孔義申之云:『猶乾餱之食不分於人,以獲愆過。』則詩惟言乾餱,不言乾餱不分,必非義也。馮衍《杯銘》云:『樂則思舊,燕則為歡。民之失德,乾餱以愆。』玩其辭意,似正和此解。然不必強執,要詩義則然。」

 

(9)       高亨《詩經今注》:「乾餱,即乾糧。這裡用以代表普通食物。愆,過失。此句指因一點飲食小事而失和。」

 

(10)  余培林《詩經正詁》:「乾餱,乾食。愆,《集傳》:『過也。』二句謂人於朋友只因乾餱之薄,不能推恩分人,而至於得咎。」

 

●有酒湑我,無酒酤我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毛傳》:「湑,莤之也。酤,一宿酒也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鄭箋》:「酤,買也。此族人陳王之恩也。王有酒則泲莤之,王無酒酤買之,要欲厚于族人。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程頤《伊川經說》:「有酒則我醑之,無酒則我酤之。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《集傳》:「湑,亦釃也。酤,買也。」

 

(5)       嚴粲《詩緝》:「此言無酒,設言之耳。一詩之內凡言『我』,皆燕朋友者自我也。」

 

(6)       何楷《詩經世本古義》:「湑,《說文》、《毛傳》皆云:『莤酒也。』莤,音縮。陸云:『與《左傳》「縮酒」同義。謂以茅泲之而去其糟也。』」「酤,《說文》、《毛傳》皆云:『一宿酒也。』徐云:『謂造之一夜而熟,若今雞鳴酒是也。』言或儲之平日,或造之近時,毋使其或不足于供也。或通作夃。夃者,買也。亦通作沽,《論語》:『沽酒市脯不食尸。子云:「沽者知酒之多少。」』是也。黃佐云:『《漢‧食貨志》曰:「《詩》云:『無酒沽我』,而《論語》云『沽者不食』,二者似相反也。」夫《詩》處承平之世,酒酤在官,和旨便人,可以相御也。《論語》孔子當衰周之世,酒酤在民,薄惡不誠,是以疑而不食。愚詳《詩》之所云,特設言之以見其相愛之情耳,非必無酒。縱使無酒,猶當為我酤買之,篤于朋友,不以有無為辭也。下文言「飲此湑」,知不待酤也。』」

 

(7)       馬瑞辰《傳箋通釋》:「《說文》:『湑,莤酒也。』莤,古縮字。《周官》『醴齊縮酌』,即此。湑為莤酒,必浚之漉之,去其渣,猶《說文》訓揟為取水沮,沮即今渣字也。酤對湑言,湑必以暇時莤之,酤則可以猝為之,當從《傳》訓一宿酒為是。《說文》:『酤,一宿酒也。』徐鍇曰:『謂造之一夜而孰,若今雞鳴酒也。』《釋文》:『酤,毛讀如戶。《說文》同。』今按酤當讀苦良之苦,苦、戶音亦相近。苦之言盬,謂麤也。酤酒之不暇莤,猶苦盬之不暇湅治也。酤又通作沽,沽亦麤略之義。《檀弓》『杜橋之母之喪,宮中無相,以為沽也』鄭《注》:『沽,略也。』酤酒以一宿而成,是為麤略之甚。」

 

(8)       高亨《詩經今注》:「湑,濾酒使清。『我』當作,形似而誤。借為哉。下三句同。酤,買酒。」

 

(9)       余培林《詩經正詁》:「湑,濾酒去其渣也。湑我,謂我湑之倒文,下三句同。」

 

●坎坎鼓我,蹲蹲舞我

 

(1)       《毛傳》:「蹲蹲,舞貌。」

 

(2)       《鄭箋》:「為我擊鼓坎坎然,為我興舞蹲蹲然,謂以樂樂己。」

 

(3)       《正義》:「兄弟陳王之厚己,使人為之鼓舞。言為我者,以樂由己而故作也。《禮記》:『天子食三老五更于大學,冕而揔干,親在舞位。』知此非王自舞者,食三老五更,重禮示敬,故王親舞之。此與故舊燕樂,不當王親舞也。若言王身親舞,豈亦親擊鼓乎?以此知使人為之。」

 

(4)       《集傳》:「坎坎,擊鼓聲。蹲蹲,舞貌。」

 

(5)       何楷《詩經世本古義》:「坎,通作竷,《說文》云:『舞也。』解見〈宛丘〉篇。重言坎坎者,舞之不已也。擊鼓以為舞節,故《陳風》曰『坎其擊鼓』,而此亦曰『坎坎鼓我』也。蹲,通作壿,偏旁从士,《說文》云:『士舞也。』重言蹲蹲者,見非一人之舞也。」

 

(6)       俞樾《茶香室叢鈔》:「漢應劭《風俗通》云:『空侯漢武皇帝禱祠,太一后土,始用樂人侯調,依琴作坎坎之樂。言其坎坎,應節奏也。《詩》云:坎坎鼓我。是其文也。』按此,知《詩》所謂『坎坎鼓我』者,鼓琴鼓瑟皆是。《毛傳》無文。《鄭箋》云:『為我擊鼓坎坎然。』非古義也。《詩》言『鼓我』,與『舞我』同。鼓非樂器也,琴瑟皆可鼓,何必擊鼓乃謂之鼓乎?」

 

(7)       俞樾《群經平議》:「〈旑嗟〉篇:『舞則選兮。』《傳》訓『選』為『齊』。此云『蹲蹲』,義與『選』同。《史記‧周本紀》:『遵修其緒。』徐廣曰:『遵一作選。』然則『選』之通作『蹲』,猶『選』之通作『遵』也。《漢書‧揚雄傳》:『蹲蹲如也。』師古注曰:『蹲蹲,行有節也。』毛公訓『蹲蹲』為『舞貌』,亦言其行之有節,正與『選』之訓『齊』同義。」

 

(8)       于鬯《香草校書》「有酒湑我,無酒酤我,坎坎鼓我,蹲蹲舞我」條:「此四『我』字與下文『我』字不同。下文云:『迨我暇矣。』則『我』為『爾我』之『我』。此四『我』字蓋皆語辭。」

 

(9)       劉毓慶等《詩義稽考》:「于鬯說是。《詩經圖注》曰:『我,舊以為第一人稱,為倒裝句,言我有酒則湑之,無酒則酤之。不妥。「我」當讀如呵,猶兮,即今之啊,為語尾助詞。古我、呵、兮音近相通。《曹風‧蜉蝣》「於我歸處」,鄭玄讀「我」為「何」,《類篇》:「呵通作何。」今本《老子》「兮」字,帛書本皆作「呵」。《戰國策‧楚策》四:「其楚之任也我?」姚宏本與鮑彪本「我」作「哉」,是其可為語尾助詞之證。』」

 

 

 

 

 

【詩義辨正】

 

這首詩的詩義,《毛序》曰:「〈伐木〉,燕朋友故舊也。自天子至于庶人,未有不須友以成者。親親以睦,友賢不棄,不遺故舊,則民德歸厚矣。」《正義》:「文王新故皆燕。」「伐木丁丁,鳥鳴嚶嚶」,《鄭箋》:「丁丁、嚶嚶,相切直也。言昔日未居位,在農之時,與友生於山巖,伐木為勤苦之事,猶以道德相切正也。」「昔日未居位」指的也是文王。所以,鄭玄與孔穎達均認為這首詩是文王燕朋友故舊時的作品。余培林說:「(〈毛序〉)其說是也,後之說《詩》者多從之。惟篇中曰『八簋』,曰『諸父』、『諸舅』,曰『民之失德』,自是天子之詩。」文王沒當上天子,如果此詩是「天子之詩」,則作者不是文王。

 

《禮記‧玉藻》《正義》:「……其祭禮則天子八簋,故〈祭統〉云『八簋之實』,注云:『天子之祭八簋。』」又,籩豆是盛祭品的禮器(見〈釋《詩經‧小雅‧常棣》〉),由「陳饋八簋」與「籩豆有踐」可知,此詩是天子在祭祀。既然是天子在祭祀,則他在祭祀誰?又,詩人是哪位周天子?

 

         「伐木丁丁,鳥鳴嚶嚶」,《毛傳》:「丁丁,伐木聲也。嚶嚶,驚懼也。」《鄭箋》:「丁丁、嚶嚶,相切直也。」相切直,互相切磋求正。然而鳥驚懼的叫跟「相切直」有何關係?《正義》:「毛以為,有人伐木於山阪之中,丁丁然為聲。鳥聞之,嚶然而驚懼。以興朋友二人相切磋,設言辭以規其友,切切節節然。其友聞之,亦自勉勵,猶鳥聞伐木之聲然也。」鳥聽到伐木的聲音而驚懼的叫,可比喻為人聽到朋友的勸告而自我勉勵嗎?《毛傳》與《鄭箋》對「丁丁」與「嚶嚶」的訓解,令人相當疑惑。

 

「伐木許許」,《毛傳》:「許許,杮貌。」杮貌,削木皮的樣子。程頤曰:「許許,衆人共力之狀。」朱熹曰:「許許,衆人共力之聲。」馬瑞辰《傳箋通釋》:「許、所古同聲通用。《說文》引《詩》『伐木所所』,云:『所所,伐木聲也。』」「伐木許許」是伐木像削木皮的樣子,伐木聲許許作響,衆人共力伐木的樣子,還是衆人共力伐木所喊出的聲音?

 

「伐木」是砍樹木嗎?解此詩的盲點似乎在「伐木于阪」一句。《說文》:「坡者曰阪。」阪是斜坡,有斜面的地形。這種地形不是砍樹木的場所。何楷說:「析木已畢,而置之于從高臨卑之地,將有所移而用之也。」則「伐木于阪」之「伐木」,指砍下來的木材。前文「伐木丁丁」與「伐木許許」之「伐木」,暫不論「丁丁」與「許許」的解釋,一般均指砍樹木的行為,不是指砍下來的木材。何楷對「伐木于阪」的說法,使得「伐木」的意義前後不一。

 

本文認為,此詩三處的「伐木」均應作同一解釋。既然「伐木在阪」,則「伐木」不是指砍樹木,也就是「伐」不作「砍」解。《周南‧兔罝》「肅肅兔罝,椓之丁丁」之「椓之丁丁」即「椓兔罝丁丁」,「伐木丁丁」跟它同一句式。《說文》:「椓,擊也。伐,擊也。」「伐木丁丁」與「椓木丁丁」同義。伐、椓,向下擊,樹立也。〈兔罝〉詩是以兔罝為佣人,此詩則以木為佣人。丁丁,丁貌,如壯丁般結實。許,《說文》:「聽也。」段《注》:「引申之凡順從曰聽。」許許,許貌,順從的樣子。「伐木丁丁」、「伐木許許」,樹立的木佣人看起來很結實,很順從。

 

此詩是以木為佣人,將之樹立在墓前的斜坡上。佣人的目的是護衛墓主,而墓主是誰?伊人,令人倚重的大人物。「相彼鳥矣,猶求友聲」與「矧伊人矣,不求友生」連言,「鳥」與「伊人」對文,鳥是墓地上的鳥,則伊人是墓地下的人。墓主就是「伊人」,他是一位令人倚重的大人物,周天子正在祭祀他。

 

「矧伊人矣,不求友生」跟後段「神之聽之,終和且平」有何關係?〈常棣〉「雖有兄弟,不如友生」,「友生」指外姓朋友。不求友生,不求助於外姓朋友。「不求友生」的目的是甚麼?〈常棣〉的「友生」指幫助管蔡叛亂的外姓朋友,則這裡的「不求友生」似指不尋求外姓朋友的幫助而叛亂。「神之聽之」,馬瑞辰《傳箋通釋》:「《爾雅‧釋詁》:『神,慎也。』神之即慎之也。《廣雅》:『聽,從也。』聽之謂能聽從是言也。」馬瑞辰將「之」釋為「是言」,然而「是言」指甚麼?馬持盈《詩經今註今譯》:「言人如能留神於交友之道,聽從於交友之道,則可以既和且平。」馬持盈將「之」解釋為「交友之道」。馬瑞辰的「是言」就是「交友之道」嗎?「伊人」不求友生,是指他不謹慎、不聽從於交友之道嗎?又,「交友之道」是什麼?可以聽從的嗎?本文認為,「神,慎也」的解釋可從,然而「聽,從也」的解釋卻不適合用在這裡。「神之聽之」即「神聽之」,而「之」指「伊人」。聽,評斷也。神之聽之,審慎的評斷他,有蓋棺論定的意味。斷語是甚麼?當然是「終和且平」!

 

《謚法》:「不岡不柔曰和;推賢讓能曰和;柔遠能邇曰和;號令悅民曰和;敦睦九族曰和;懷柔胥洽曰和;溫厚無苛曰和。治而輕省曰平;治而無眚曰平;布綱治紀曰平。」。「伊人」生前有非常傑出的表現,符合追謚為「和」與「平」。終,《玉篇》:「極也,窮也。」有究竟、總結的意思。。「終和且平」,總結為「和」而且「平」。對於這位「和且平」的「伊人」,詩人為何要強調「不求友生」?顯然詩人與「伊人」發生衝突或誤解,而「伊人」很有勢力,詩人本以為「伊人」會「求友生」以反抗,但「伊人」卻沒有利用這些勢力。

 

既,已經、已完成。「伐木許許,釃酒有藇」是現在,則「既有肥羜,以速諸父。寧適不來,微我弗顧」是以前。這裡的難點在於「寧適不來」的主語是誰?速,《鄭箋》:「召也」,邀請也。詩人是天子,諸父、諸舅是父執輩的臣屬,天子邀請諸臣屬,他們敢不來嗎?本文認為,「寧適不來」的主語是「伊人」。前面已提過,詩人對「伊人」似有誤解,所以「伊人」不敢來。適,往也。既然「伊人」不接受天子的邀請,有違命之嫌,所以「適」有逃往他處的意義。寧適不來,寧願流亡也不來。從此也可知,「伊人」是詩人的父執輩。「微我弗顧」與「微我有咎」都是詩人自責的話。微,怪罪。弗,不……之。顧,《說文》:「還視」,再看一眼。不在多看人一眼,表示懷疑、不相信這著人。咎,《廣韻》:「愆也,過也。」微我弗顧,怪我不相信他。微我有咎,怪我犯了嚴重的過錯。這裡也可證明,詩人對「伊人」有過誤解。

 

「民之失德,乾餱以愆」,《鄭箋》:「失德,謂見謗訕也。民尚以幹餱之食獲愆過於人,況天子之饌,反可以恨兄弟乎?故不當遠之。」《正義》:「毛以為,……王又自言已不可不召族人之意。下民之失德見謗訕者,以何故乎?正由幹餱之食不分於人,以獲愆過。幹餱之食尚以獲愆,況天子之饌,可不召親戚,令之恨乎?故盡召而燕之。」依此,則「民之失德,乾餱以愆」指有百姓被批評,因他不與旁人共享乾餱。然而《鄭箋》「況天子之饌,反可以恨兄弟乎」是甚麼意思?「兄弟」指誰?兄弟間可以分享「天子之饌」嗎?又《正義》「幹餱之食尚以獲愆,況天子之饌,可不召親戚,令之恨乎」是什麼意思?天子之饌要盡享族人,才不會引來族人的怨恨嗎?

 

《玉篇》:「德,惠也。」德,恩惠、恩澤。餱,《毛傳》、《爾雅‧釋言》:「食也。」乾餱,乾食、乾糧也。《說文》:「愆,過也。」段玉裁注:「過者,度也。凡人有所失,則如或梗之有不可徑過處,故謂之過。」愆,度過難關。「民之失德,乾餱以愆」,百姓失去德澤,以乾糧度過難關。這裡的「德」,當指上天之德。因為發生天災,百姓無現成麵飯蔬果可吃,所以以乾糧度日。

 

本文認為,詩人是周成王而「伊人」是周公。《史記‧魯周公世家》:「及成王用事,人或譖周公,周公奔楚。」《史記‧蒙恬列傳》也有相似記載:「及王能治國,有賊臣言:『周公旦欲為亂久矣,王若不備,必有大事。』王乃大怒,周公旦走而奔於楚。」對「周公奔楚」的「楚」,歷來有些爭義,但「奔」指流亡,則無異議。《竹書紀年》:「成王元年,武庚以殷叛,周文公出居于東。十年,周文公出居于豐。二十一年,周文公薨于豐。」這裡的「出」都指周公離開王都。成王舊都在鎬京,新都在雒邑。「出居于東」是離開鎬京去東征,而「出居于豐」應是避嫌,周公離開鎬京,沒有去雒邑,而是流亡到豐。又,《豳風‧九罭》「公歸無所,於女信處」、「公歸無復,於女信宿」,「公」指周公,周公在無處可歸時,「女」收留蔽覆他。不論「周公奔楚」與「周文公出居豐」是否屬實,由《史記》、《竹書紀年》、《豳風‧九罭》與本詩,都可以證實周公曾經流亡在外。

 

《史記‧魯周公世家》:「周公卒後,秋未穫,暴風雷,禾盡偃,大木盡拔。周國大恐,成王與大夫朝服以開金縢書,王乃得周公所自以為功代武王之說。」詩中「民之失德,乾餱以愆」應指「秋未穫,暴風雷,禾盡偃」,百姓無稻禾可收割,只好以乾糧度日。

 

總之,此詩是成王在周公死後,逢天災而開起金縢之書,了解周公之用心,以懺悔之心,隆重的祭祀周公。

 

 

 

本篇發表於 詩經, 小雅 並標籤為 , , , , , , , , , , 。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。

發表留言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